魏晋南北朝

共3279幅作品

夏景山口待渡图-12-董源GH

夏景山口待渡图-12-董源GH
高清查看  高清下载
作品简介
作者: 董源
作品尺寸: 76528*5972
题材: 山水
技法: 写意
型制: 手卷

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,绢本,设色,尺寸:49.8×329.4cm。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。 明代董其昌此卷的引首题:“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。”元代鉴定家柯九思在卷后题:“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,冈峦清润,林木秀润,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,有自得之意。真神品也。”元代诗人虞集对画面作了精彩的描述: 董源夏山何可得,嘉木千章铁作画。曾峦犭合雨气润,百谷正受川光溢。 犬牙洲渚善蟵洄,沧江散落碣石开。山田何处无耕凿,寻源不得还徘徊 展卷右起,是平静的水面,中远处有一细长的小洲,稍近处浮一渔船,渔人悠闲作业。视线慢慢左移,出现了似“犬牙”的洲渚,坡岸平缓,冈峦起伏,山头多作圆形,草木蒙茸其上。再往左,呈现出“蟵洄”错落的洲渚,树木繁茂,房舍掩映其间,偶见劳作的农人。垂柳依依的滩岸上,一戴青冠的红衣人正在招呼驶来的渡船。 从近景洲渚往远看,是一片平滩,平滩后面是更远的、起伏连绵的洲渚。空气湿润,山形朦胧,整个景象与米芾所言“峰峦出没,云雾显晦……溪桥渔浦,洲渚掩映,一片江南”,柯九思所说“冈峦清润,林木秀润,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,有自得之意”完全相符。 作者选取江南渡口之景,江水蜿蜒而过,在群山中时隐时现。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,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。此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《潇湘图》在画法、风格上颇为相似,卷高尺寸完全一样。有的学者据此推测说,这两件作品原本是一幅画,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裁截分开了。辽宁博物馆名誉馆长、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不这么看,他说的理由是:此图“自有起讫,首尾完好”,而且二图有所不同——《夏景山口待渡》的“具体描绘”要比《潇湘图》“复杂得多”。他还认为,末代皇帝溥仪“携逃董氏作品好几件,以这件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最具代表性”[1] 。 此图中沙滩、山坡、近山、远山的画法有别,近树、远树、灌木、柳树、芦苇、竹丛的画法也各不相同,但它们的组合有节奏、有变化,又十分的和谐,真可以称作一首视觉的“交响曲”。值得重视的是,这些画法笔墨,都与江南风光的特点很合拍,那么,是江南山水孕育了它们,还是它们创造了山水的江南风格呢?两者都是。特定的造化自然是赖以创造特定笔墨技巧的客体根源,特定的笔墨技巧又是创造地域风格的基本手段。但笔墨技巧、风格乃至整个艺术的图式又是承传下来的,董源山水画产生于对李思训、王维山水画图式、技巧的修正改造,但这种修正改造又是在江南真山真水的启示下完成的。此图描绘的是江南山水景色。草本丰茂,江水秀润,云雾显晦,在董源之点染皴擦中尽显,宋人评其画作时认为“水墨类王维,着色如李思训”。 此卷描绘江南夏日景色,山势重叠,缓平绵长。引首有董其昌题识,卷后有元柯九思、虞集、雅琥题跋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。钤有“绍”“兴”朱文连珠印记,又入元内府,钤有“天历之宝”朱文印记。后历经明项元汴,清耿昭忠、索额图、清内府收藏,俱钤有鉴藏印记。

 名作精讲

 扫一扫二维码,移动观赏更方便

 关键词:
 推荐点评